備煤煤棚南邊原有一條小水溝,溝邊雜草叢生,偶有野貓出沒。這溝本不甚寬,亦不甚深,只是積了些雨水,便成了蚊蟲的樂園。每每夏日,蚊蟲嗡嗡,擾人清夢,而溝邊的雜草,亦自生自滅,無人問津。
圖 | 灑下種子時
后來,這小水溝整修成了混凝土溝,青灰色的水泥壁整齊利落,排水倒是方便了,但邊上依然是野草依舊。一日,不知是誰提議,道是種些百目菊罷。
百目菊者,花小而繁,色彩多姿,開時一片燦爛,倒也有幾分可觀。眾人聽了,皆以為然。于是乎,買種子的買種子,松土的松土,澆水的澆水,竟也熱鬧了一回。
圖 | 賞花時節(jié)
種子撒下后,起初幾日,眾人尚有些興致,日日去看。后來便漸漸忘卻了。也是,百目菊雖好,終究不過是野草之類,不值得費心。況且備煤的活計甚多,誰有閑工夫去管幾株花草?
誰也沒料到,月余后的一個清晨,當(dāng)?shù)谝豢|陽光掠過煤棚頂,有人驚喜地喊出聲:“快看!發(fā)芽了!”
那溝邊竟真的鉆出了幾株嫩芽,青翠可愛。再過些時日,便見花苞點點,繼而綻開,多姿多彩的排了一列。路過的人見了,不免駐足,道一聲"好看"。煤灰滿面的工人,亦會在疲憊之余,瞥一眼那多彩的小花,嘴角微揚。
百目菊愈長愈盛,竟將雜草擠得無處容身。蚊蟲似乎也少了些,不知是被花香驅(qū)散,還是另有緣故。竟也惹得蜜蜂常在花叢邊嬉戲,時而采這朵,時而那朵,嗡嗡的在花叢間忙碌穿梭,為世人釀出甘甜的滋味。像極了備煤的職工們,每天都在為這個世界貢獻著自己小小的力量。
圖 | 一路燦爛
煤棚依舊是那個煤棚,黑黢黢的煤堆堆得整齊,傳送帶運轉(zhuǎn)的聲響依舊是車間的主旋律;混凝土溝也還是那條溝,靜靜流淌著雨水。只是多了這一排百目菊,便仿佛添了些生氣?;ㄩ_時節(jié),燦爛一片,映著黑黢黢的煤堆,倒也別致。
我想,這百目菊之所以能在此處生根發(fā)芽,大約是因為它不挑地方,不嫌貧瘠。給它一寸土,它便還你一片彩。人亦如此,能在陋巷中開出花來的,才是真本事。
花開花落,自有時節(jié)。來年春風(fēng)一吹,那溝邊的百目菊,想必又會冒出新芽來……
黨建引領(lǐng) 安全主導(dǎo)
產(chǎn)量就是硬道理
圖:胡波、唐利國 文:唐利國
編輯:楊洪梅
審核:廖洪波